約25年前,原本在醫院擔任物理治療師的林維政,偶然機會到國外參加醫療展,發現當時國際上前幾名的足部輔具公司產品,竟然有80%都是由台灣代工,等於台灣製造外銷後,再由國外公司高價賣回台灣,以致於國內足部輔具的發展應用專業度不足。那時的他,就決定走一條專業研發的路。
有一次台南奇美醫院請林維政幫忙一位個案,這位年輕人因為腳變形,從4歲到21歲只能坐輪椅,從來沒有站起來過。當時這位年輕人應徵到人生第一份工作—KTV櫃台服務,但公司要求他要能站起來找錢給客人。為了這項任務,林維政來回宜蘭與台南4、5趟,只為幫這年輕人打造一雙專屬的鞋子。試穿那天,一開始年輕人拄著拐杖穿鞋站了起來,林維政突然有感動鼓勵他放下拐杖試試,當家人認為「不可能吧」,年輕人穿著特製鞋,穩穩地走向前去。
每年因為糖尿病造成腳截肢高達3,900人。創辦人林維政常說:「我們所做的是很有價值的事,因為可以幫助一個人『重新站起來』!」
除了原有服務對象外,因Dr.foot在足部領域擁有多年專業研發經驗,Dr. foot更被上帝擴展跟足部有關更多元的發展。例如在一次與飯店業者的聚會活動中,創辦人林維政得知飯店員工平時工作最大的困擾就是「久站」的問題,長時間工作累積腳步的不適,幾乎每天都在發生。因此Dr. Foot就著手研發專門為需要久站的上班/工作族群專用鞋墊,有效減少因久站累積的職業傷害。
2015年八仙塵爆造成許多人燒燙傷,許多醫院就找上Dr. Foot幫忙,至今Dr.Foot已免費幫助近80位塵爆傷者,腳部能穿上減壓特製的保護鞋,以專業為有需要的人盡一份力。
關於足型資料,除了歐美國家有紀錄外,過去台灣並沒有太多相關資料。現在Dr. Foot平均每個月可以幫助近千人解決腳的問題,也因而蒐集許多亞洲人的腳型,可以針對亞洲人設計鞋款與鞋墊。「台灣過去的勃肯鞋屬於歐美腳型,現在經過政府補助研發我們也可以有台灣人的勃肯鞋。」林維政說。
另外,目前足部輔具領域仍以歐美較為成熟,亞洲地區仍在起步。林維政將多年來的研發經驗,在宜蘭五結鄉總部成立了亞洲第一間「台灣足鞋健康知識館」,以寓教於樂的方式,幫助男女老幼重新認識上帝創造「腳」的藝術。
林維政將多年來研發技術的know how放在台灣,因為專業度強,從沒對外打過廣告的Dr. Foot,現在吸引包括美國、瑞典、德國、匈牙利、英國、中國、印尼、菲律賓、印度、南非等地的人主動找上門,亞洲地區不少國家也派專業人才來到宜蘭受訓。
Dr. Foot所服務的對象,一開始主要包括糖尿病足、銀髮退化足、膝蓋問題足、足弓扁平及足外翻等變形足。早期台灣還沒有專業公司時,糖尿病足所需鞋墊就由直銷業代銷,一組高達3萬元,而且是以規格化產品號稱量身訂做;糖尿病專用鞋也是如此,一雙高達近萬元。但林維政認為產品利潤合理就好,所以他只以直銷1/3價錢販售,當Dr. Foot的鞋子推出後,原本在台高價銷售的國際第一品牌,一年前已正式退出台灣市場。
背上「破壞市場行情」的罪名,背後其實是林維政一顆憐憫的心。他說,有糖尿病足或變形足的人,大部分都是經濟水平較弱勢的民眾。他認識一位原住民朋友買了一雙近萬元的鞋,但平日收在家裡沒穿,只有看醫生時才穿給醫生看,而這價錢可能就佔了月收入的絕大部分。所以,他只賣合理價錢。
達特富(Dr. Foot)公司在台灣有18間門市、中國3間、馬來西亞3間、美國加州1間。感恩的是,努力付出十多年,直到2015年才是公司營收第一年獲利,較前一年有60%的成長。面對目前經濟大環境的挑戰,林維政認為公司能夠逆勢成長的關鍵是「拼『價值』,而不是拼『價格』」。當環境愈黑暗不景氣,反而更可凸顯「光」,也更經歷上帝賜福的真實。
※以上資料出處轉載自「基督教論壇報」
2020 |
|
2019 |
|
2018 |
|
2017 |
|
2016 |
|
2015 |
|
2013 |
|
2012 |
|
2011 |
|
2010 |
|
2009 |
|
2008 |
|
2003 |
|
2002 |
|